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幸福家庭》 > 202010
编号:13841736
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关系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5月15日 《幸福家庭》 202010
     婴幼儿对营养情况的反应较为敏感,科学喂养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婴幼儿的营养需求,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帮助,促进婴幼儿的脑力开发。但婴幼儿若不能获得良好的营养,则会造成其体重减轻、肌肉萎缩,甚至出现贫血。当前,贫血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类临床疾病,其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居多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因素众多,喂养方式是其中之一。父母应明确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二者的关系,进而预防疾病。本文通过实验与抽样调查,分析介绍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关系。

    

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症状



    轻度贫血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,婴幼儿经常表现出面色苍白、食欲不振、无精打采或烦躁不安等情况,如果没有获得及时、有效的治疗,可能会加重病情,进而发生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疾病,且这类疾病极易反复。

   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,较为多见的是婴幼儿六个月到两岁阶段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通常发病缓慢,在临床的表现也因病情轻重而有所区别。

    (一)一般表现

    婴幼儿皮肤黏膜苍白,其中唇、口腔黏膜最为明显。婴幼儿极易疲乏,不喜活动。年龄大一些的幼儿可自述头晕、眼前发黑、耳鸣等情况。

    (二)髓外造血表现

    因髓外造血 ......
1 2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678 字符